【Wondero】八家鞋店原來都是同一個老闆:競爭的幻覺帶來的警鐘

對「【Wondero】八家鞋店原來都是同一個老闆:競爭的幻覺帶來的警鐘」的想法

  1. 這個我很早就發現啦,西門町一整排原本都是千琪,現在併入摩曼頓。
    BUT 也要先可以進入市場 OR 資金充足阿 ˊ<_ˋ

    1. 應該說作者單純還是遲鈍壓 哈…………看店員那麼顯眼的制服也應該都是同一家八 西門 士林都是 摩X頓的天下

  2. 壟斷是人性本能所造成而不是資本主義所造成,該去探討跟改善的是人類道德與本能之間的權衡

  3. 單純是你太遲鈍了吧……….. 光華商場,Nova等等的逛兩圈也該知道很多店家都這樣搞,不必老闆跟你說吧。

  4. 老闆娘說利潤好才能給弟弟妹妹好薪水
    本文作者說壓低薪資與福利或者是cost down

    然後現在出來講光鮮亮麗背後的骯髒黑暗?

    1. Cost Down不是只有「壓榨勞工成本」而已,還有更新流程、規模化等等的方法,我也只是提出在表面上大家看的到的方法。然而實作上有更多的可能性,這是我的重點。關於Cost Down到勞工上,這在把人才當成本的角度看的,但實則聰明的資本家,是把人才當資產的。

  5. 推單純您太遲鈍…
    這方法在十幾二十年前劉墉的書中就提過很多例子了,甚至張五常的《賣柑者言》就有提出她實際在香港的例子,教授帶着一群學生在香港街頭賣桔,有證有據地推翻了經濟學傳統的大名鼎鼎的價格分歧理論…

    1. 張五常先生的《賣柑者言》我看過,但在親身確認之前,我也沒信心寫成一篇文章,不過實際上我還是太不世故啦。 =P

  6. 看著看著發現老闆娘前段在講機會成本……XD
    如果是賣一樣的東西實在比較難用提高價值感的方式拉高訂價,同雙鞋子對面便宜個50、100,跑單的可能性太大了

    1. 機會成本乍看很抽像,但我們的思考常常會作比較啊。不過我想老闆娘的哥哥應該不會希望她關店吧…

  7. 化妝品跟保養品很早就這麼搞了。萊雅、雅詩蘭黛和寶僑旗下就掌控一大堆品牌,從高檔沙龍貨到超市便宜貨統統都包了。

  8. P&G, Unilever, J&J, Nestle, General Mills, Coca-Cola等生活日常用品到GM, Ford, VAG motors的耐久財...大家都是這樣子做生意的。

      1. 補上品牌傘的圖:

        另外,也可以看看《Food Inc.》這部紀錄片,該片對於食品工業的壟斷有一些探討。

  9. 理論是建立在許多假設上,但是現實壯況根本不存在那些假設~
    實際的情形是每個商人在比所有的理論學者更有創意的情況下,想出所有可以從顧客口袋裡掏出錢的方法。
    理論是印在書本上的,商業的本質是活的

  10. 不就是因為這樣才有反托拉斯法的成立嗎?
    只是在台灣還沒有相關的法令可以去規範這些大型壟斷企業
    所以才會有可能作只所說的"大到不能倒的銀行" “殭屍企業"這樣的情形

    資本主義本來就是需要多方修正,如果沒有修正那就導致了當初工業革命時候
    那樣的情形發生,因為人都是自私的!

    所以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去干預,只讓市場那雙無形的手去影響只會造成大者恆大
    的局面!

  11. 如果你有在nova叫過貨 就會發現當這家店缺貨的時候 店員會跑去一家店直接調給你的時候你就知道大概是發生什麼事了

    一直以來價格都不是真實的呈現商品本質,更多的還是商人賺錢的原貌
    大家都是這樣做生意的。

  12. 街上的八家店都是同個老闆開的,所以其他人就無法開鞋店了嗎? 只要有利可圖,自然還會有別人加入競爭。

    “一個老闆開八家店" 並不一定就是壟斷,
    要有些因素限制其他人不能開同樣的店,那才叫做壟斷。
    例如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似乎被法律規範為一個地區只能有一家有線電視業者(這部分我一時之間查不到具體法規,但印象中是如此。像是龍潭鄉所有鄉民都只能選擇訂閱南桃園有線電視,沒別的選擇,因為法律似乎規定其他業者不能加入?)。

  13. 老闆娘騙你,運動用品店的鞋除非特殊鞋款,都麻八折,所以,報他名字沒用

  14. 原波真的社會經驗不夠,而且太相信教科書寫的,北中南很多商區,不管賣鞋賣衣還是3C產品,都有這種模式

  15. 只能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吧!
    老闆娘的那句要有利潤才能發好的薪水,很實際。從經濟學的發展來看,我覺得就是“物極必反”吧!重商、重農 經濟了限制久了就會有人出來革命,自由久了就開始喊貧富差距太大,社會不公正。
    良性競爭!!為了賺錢商人無所不用,不違反法律就不錯了,哪來的良性競爭?最多就是維持著恐怖平衡,然後一起刮分利論

  16. 經濟學本來就有講到寡占會聯合定價. 就算八家其實是不同老闆, 他們可能都是好朋友早就定期聚會, 或甚至結為親家. 如果是大公司的話, 大概就透過交叉持股把利益綁在一起. 說到底八家太少, 離完全競爭遠的很, 根本不構成什麼看不見的手.

  17. 這已經不算是個秘密 且行之有年~舉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 台中台灣大道上一大堆太陽餅店 老闆幾乎是同一人~甚至有種說法式黑道在掌控整個利潤的部分~

回覆給匿名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