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常愛說外國人「個人英雄主義」,但又常說「外國人比臺灣人懂得團隊合作」

對「為什麼我們常愛說外國人「個人英雄主義」,但又常說「外國人比臺灣人懂得團隊合作」」的想法

  1. 也許這樣的氣氛形成,也是和中國人自古而來的帝王政治有關,老闆就像帝王,他注重的是下面的人互相節制,形成恐怖平衡,問太多,想太多,容易被視為有思想犯罪的可能,甚至被當做是叛亂份子,而且只要出了錯,就會被對手逮到小辮子,之後落井下石,所以當了官或當了主管的人,為了確保自己能安然渡日,就算有話也不敢多說,甚至會主動節制下屬發言,於是乎大家都成了順民了!!

  2. 個人覺得有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台灣的環境大家都還是對職業有貴賤的區別。在一個團隊的工作裡面,如果被分配到大家所"認為"比較低階的工作,則會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備受到重視。相反的在美國等國家,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能專業且盡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這工作就是值得他們驕傲的好工作。所以我認為他們能把團隊跟英雄兩種主義合在一起,便是因為團隊裡的每個人藉由做好自己的工作來實現自我的價值,而非透過去當領導人或上台報告來展現。

  3. AlanShuo說的有道理,另一個原因是我覺得美國對於背後團隊的幕僚人員,給的待遇其實也很高。大家在職場也是為了錢,如果當背後的幕僚薪水也不差的時候,就會有人安於做support的工作 。

  4. 說得很好,不過一看回應果然又有人說這是中國傳統造成的。根本就不是好嗎!去看西方學者的書,他們也會罵自己人有這個問題。這是人性本來就有的弱點,由社會情勢決定會不會成為主流狀況,不是特定文化造成的。就因為這不是特定文化造成的,所以可以期待只要發現這件事的人夠多,總有一天勇於發問的人也會普遍出現在我們的社會上。
    台灣教育真的需要改革,可是教育部只看得到外國教育方式的表象,根本沒意識到哪些是精粹,哪些是垃圾,越改越糟。

    1. 為人父母的灌輸的觀念就是先打出頭鳥,而台灣的大環境亦是如此,這種根深蒂固的問題真的要解決要花一番很大的力氣。

  5. 恩,我覺得樓主說得不錯。
    但對於現象其實有更簡單的解釋。
    其實臺灣人只是喜歡罵臺灣人然後覺得外國人有點厲害。

    例如評論大學生;
    如果今天的主題是多元學習:
    臺灣人就是死讀書不懂觸類旁通,外國人就是懂得把興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又如果今天的主題是教育品質:
    臺灣人就是只會打工玩樂上課睡覺,然後外國人就是專心聽講,珍惜教育資源。

    所以外國到底是說哪國?然後事實到底是怎樣,是不是有普遍顯著的差異?
    唉只是暫時性的方便二分法啦,那麼認真幹嘛?

  6. 簡單來說 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這不代表台灣沒有 而是你沒發現…….

  7. 跟「責任制」一樣,台灣的「團隊合作」是畸形的。

    在台灣,老闆把自己當做是團隊的代表。「成功的團隊合作」的同義詞,是指「達成老闆的目標」。成員應該要無條件把老闆的目標當做是自己的目標,否則就是「缺乏團隊精神」。

    這問題的根源有二:一、團隊內權責劃分不清,做越多事只會換來更多事;二、團隊內獎懲不清,做越多事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長期下來,當然就變成怕事的團隊文化。

    這問題是誰造成的,是老闆造成的!因為老闆太懶,清楚劃分權責很麻煩,要是權責都劃分清楚了,遇到模糊地帶的事誰要來做?因為老闆太懶,獎勵怎麼分都有人不滿,不如弄的大鍋飯大家一起吃,方便省事!

    老闆為什麼能這樣亂搞?因為團隊成員默許,組織文化默許,只要不出包的話大老闆也默許。

    團隊合作和英雄主義當然能共存,前提是有清楚的權責和獎懲。在團隊能成就英雄的條件下,英雄才能成就團隊。

  8. 在我學習成為一個好的領導人的過程中,最令人挫折的就是在討論做決策的時候,團隊中主管們的’沈默’。大家不習慣問問題,一個是不知道要問什麼,因為沒想過;一個是不想問,因為問了可能 1.會讓老闆不爽,或 2. 讓自己丟臉,或是 3. 怕招來新工作,也可能是 4. 怕得罪別的同事。但是私底下,有些人是有意見的,他們透過茶餘飯後表達自己的見解,但是這些’建議’很少被正式拿出來討論。
    這種’團隊’互動的模式,似乎正是以前我們在當學生時常幹的事。大家很少去挑戰老師的話,但是私底下一堆意見領袖,可以把老師罵到臭頭。問他說’你剛剛為什麼不說’?答案通常是反正說了也沒用,或’我找死呀’。
    要改變習慣是不容易的,當領導者要先以身作責,在組織裡先當個敢發言的人,勇於挑戰自己老闆和公司不夠好的政策。只有自己帶頭做,團隊才願意相信這是玩真的。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1. 好棒!我活到50歲了,這幾年才知道“勇氣”。
      我真的不會問問題,從小只知道人家怎麼說就怎麼做,慢慢越來越多?號,越來越多挫折,甚至失去信心而放棄!就連現在想把心裡所想的轉成文字都有些許懷疑,擔心別人看不懂、會錯意、甚至會笑我!
      累積了失去、痛苦、懊惱,終究會學會發揮自己所長,看大團隊,成就團隊。有懷疑,就勇敢問吧!

  9. 在大學只要上台報告就一定會看到輪流講完的情況
    沒甚麼報告的樣子只像是為了要交差了事
    所有報告者風格都不一樣~
    但只為了能個趕快把自己的部份報告完……
    而且常常還會看到一個上去報告其他組員在旁邊陪著~是為了讓報告者安心的報告嗎?還是沒出甚麼力氣但陪著一起站…抑或是想傳達你報告我們陪著??~GOD!有這種想法還真是不簡單
    但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應該俐落一點由一個報告者講完全部,至少是磨練自己發表的機會
    如果真想所有人都講過就輪流不同人負責不同場次的演講
    講到一個段落就換一個人講~有一種這是分工不是合作!

  10. 提供一個想法,在歐美教育體系中,從小學開始就有分組報告,也就是說團隊合作根本深植在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因此沒團隊合作對他們而言根本成不了事業,所以根本不需特別提團隊合作o因此在歐美反而比較常強調英雄,但是歐美的英雄有2種,電影中的英雄,是個人主義沒錯,那是為了彰顯平民出英雄,奮鬥就能成功,但因電影只有2個小時,所以只能拍英雄的個人事績,結果台灣人就自行下了定論,美國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卻沒看到美國的教育體系的團隊合作深植人心的一面o另一種是近10年連續劇的英雄,幾乎都是一群人,包括超人.星際之門.NCIS等o而台灣呢,這裡有篇文章說的不錯,提供參考,標題是"華人文化傳統的惡性循環"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27/197839.htm

  11. 有時候
    其實是教授要求大家都要負責一部分的報告發表
    因為這樣教授才看的到你做了什麼
    教授才好評分……

  12. 引用通告: principal | Annotary

發表留言